“晓琦,被隔离的422房说有高血压,没带药,手机不会用,怎么办?”4月6日晚,在南太湖新区康铂酒店隔离点,医护人员许晓琦在看到工作群内的消息后,立马跑到苏大爷的隔离房间查看情况,随后联系到苏大爷的亲属,顺利拿到了药物。
许晓琦是浙江鑫达医院的一名临床护士,这是她第9次参与集中隔离点的医疗保障任务,从今年3月3日进入隔离点后,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过家。
“刚开始,心里有些怵”
2021年8月,许晓琦第一次被安排前往隔离点工作,当时护士长问她:你去隔离点怕不怕?“刚开始,心里还是有点怵,但作为一名护士,在这关键时刻,我必须上。”从刚开始的没有经验,到现在的有事大家找晓琦,累计119天的服务时长让她对隔离点的防疫工作熟门熟路。
隔离点的工作繁忙而琐碎,需要做登记人员基本信息、流行学病史询问等好几种工作。
“目前隔离点里大概有100名隔离人员,因为随时都有可能要接收隔离人员或者处置隔离人员出现的不同状态,所以我们需要24小时待命。”许晓琦说。在隔离点“忙碌到无法停下来”是许晓琦的工作常态,手机会保持24小时畅通,也从没睡过一夜踏实觉。这种类似工作狂的状态,同事们都看在眼里。“小姑娘能干,不怕苦不怕累!”这是同在隔离点医护组的同事对许晓琦的评价。
“有我们在,您放心”
在隔离点,隔离人员都是密接或者次密接,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活动又受到约束,难免会焦虑,所以除了医学观察,满足生活需求外,医护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是花在安抚情绪上的。
有一次,一位60多岁的阿姨从外地被带到隔离点,听说自己要被带到医院隔离,情绪很激动,还出现了反复发烧等症状。“徐阿姨不会说普通话,又听不懂湖州话,手机使用也不熟练,我找了阿姨的老乡帮忙翻译,安抚她的情绪。”最后,许晓琦陪同阿姨坐上转运车,并在她的开导下,心情慢慢平复下来了。
隔离点里,有语言不通的外籍人士,有不愿意做核酸的人员,有心情抑郁的病患……每一次耐心的沟通,每一句关心的叮咛,每一件小事的处理,许晓琦总会说:有我们在,您放心。她为隔离点这个特殊的“家”,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坚持30多天,有些想家”
“坚持30多天,有些想家,最放心不下的是我80岁的奶奶。”说起家人,许晓琦的声音有些哽咽,父母工作忙常不在家,许晓琦从小跟着奶奶生活,感情很深,“每天我都会抽空给奶奶打电话,她只知道我在医院工作。”许晓琦白天几乎很少和家人联系,有时拿起手机不是解答病人疑问,就是给病人做心理辅导,到了晚上,她会抽空给家人打电话。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许晓琦会分享隔离点的暖心事,并告诉父母,自己一切都好。“饺子凉皮要不要吃?下午带过来给你。”妈妈经常会给她发微信,有家人的支持,许晓琦表示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医护人员每14天会换岗,这次我主动连续参与了2轮,但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又续了7天,愿疫情阴霾早日散去。 ”许晓琦说。
集中隔离点,不同于病房,是否有病毒携带者,会不会出现确诊病例,一切都不确定。用许晓琦的话说,在隔离点里,医护人员堪称“全能”,是“百变”医护,也是贴心“娘家人”。大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看到隔离人员解除隔离,从这里健健康康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