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肺炎知识问答
发布时间:2021-11-22 浏览量:3040
1、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治愈出院,病人是否还具有传染性?
答: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出院应具备以下出院标准:
a.监测正常体温需连续3天以上。
b.出院当天MDT(多学科会诊)专家会诊,进行讨论确定是否可以出院。
c.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连续3次以上结果为阴性。
如以上条件均符合甚至超出以上检测次数,结果均为正常方可出院。但是新冠病毒是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是否具有复发传染性还不能确定,但到目前为止所有治愈出院病人,复查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出院回家仍需进行相应隔离措施。
2、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出院病人是否还需要隔离,出院居家隔离该如何做?
答:
由于新冠病毒是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是否具有复发传染性还不能确定,因此出院回家患者仍需进行相应隔离,措施如下:
(1)需要居家隔离观察2周,个人居住一间,有独立生活区域,应选择有窗、通风较好的房间,保持房门随时关闭状态,避免使用中央空调。
(2)隔离观察期间应学会自我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气急、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联系观察人员,联系患者主管医生。
(3)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并观察口腔有无白斑、破损,以及大便有无异常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联系隔离观察人员。
(4)所用个人物品(餐具等)需专人专用,用用后消毒。大便后的马桶需用含氯消毒液(泡腾片)浸泡30分钟以上,方可再冲水。
(5)隔离房间内可不戴口罩,尽量不开房门,必须离开时需要先戴好外科口罩,清洗双手或消毒剂消毒双手手再开门。
(6)避免与家庭成员接触,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老人等,必须接触时应先戴好口罩,遮住口鼻与对方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处于下风向,最好选择固定隔离点进行隔离,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7)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遵守咳嗽礼仪,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充分清洗双手。
3、问:新冠病毒疫情突然爆发,造成了社会恐慌,我们怎么做好自我心理防护呢?
答:
造成心理危机主要会经历:恐慌、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冲动烦躁、强迫行为或思维这6个心理变化过程。那我们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呢,给大家几个建议:
(1)静思冥想: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周边是绿水青山,鸟语花香,小溪潺潺等等。
(2)规律休息: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习惯,是增加抵抗力的最基本的方式。
(3)自我暗示:我又不出去,即使一定要出去,我也带了口罩,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我做好自我防护,就避免了与病毒接触的机会。
(4)转移注意力:漫天的疫情信息,我不看就是了,我看看喜剧,和家人逗乐,不是也很开心。
(5)适当运动:适当运动是增加抵抗力,和放松心情的一种健康方式。
(6)家庭支持:夫妻,父母子女之间多一些包容,爱与支持,不要为小事争吵,营造一个爱的家庭。
(7)减少信息摄入:不要整天去看疫情新增多少人,可以了解,但不要时时刻刻就盯在这里。
(8)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真的已经产生各类心理障碍,可以到专业机构找专业人士进行帮忙。
4、问:医护人员乘坐交通工具、回家会不会把病毒带出来?
答:
从科学角度来说,即使是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也都是按照要求,经过科学防护才进入病房开展工作的。医护人员在工作时都会穿着工作服,离院时会更换衣物、清洁身体。救护新冠肺炎病例的医护还会加穿防护服并经过严格的消毒措施,经过正确的消毒防护措施和院感防控手段,因此医护人员离开病房和医院时是不会携带病毒的。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日夜奋战在一线,希望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被尊重、被善待。
5、问:空气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还能开窗通风吗?
答:
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如果不是在密闭空间里,通风会使呼吸道飞沫在空气中形成的病毒浓度降低。所以建议每天至少两次开窗通风,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但是提醒大家,注意保暖。
6、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
答:
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7、问:新冠肺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
(1)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2)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3)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8、问:新冠肺炎期间该怎么做好自我保护?
答:
由于该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预防与隔离是最有效途径,尽量减少与感染患者接触的机会。首先要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在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其次要注意手卫生和饮食卫生,勤洗手,多饮水,避免疲劳,保证睡眠,家庭和工作环境多通风。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症状,要注意咳嗽礼仪,及时就医,前往医院途中戴好口罩。
9、问:儿童佩戴口罩需要注意哪些?
答:
(1)儿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掌握正确使用口罩防护的方法。
(2)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3)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4)对小于1岁的孩子,主要是以被动防护为主,即靠父母、家人、看护人的防护来间接保护孩子。.看护人第一要戴好口罩,第二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呼气。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您的口鼻,如果来不及找纸巾就用手肘捂住口鼻,然后再去清洗手肘。另外,捂住口鼻的纸巾别忘了丢弃,再洗手。看护人在接触儿童餐具、玩具、日常生活用品等物品前,或与儿童交流玩耍前,一定要洗净双手。
10、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带孩子外出,外面的公共娱乐设施可以玩吗?
答:
(1)尽量避免外出,不去室内游乐场、商场儿童玩具区等公共娱乐场所玩耍。
(2)如必须外出,尽量去户外通风、空旷的场所,并做好防护,包括正确佩戴口罩,戴手套接触公共设施设备表面等。最好随身携带含酒精的一次性消毒液。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或交谈,并尽量缩短逗留时间。不在公共场所吃喝东西或脱掉外套、手套等。
(3)回家后及时脱去外套,洗净双手。可再次使用的口罩,应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做好手套等物品消毒。
11、问:宝宝疫苗接种时间到了,疫情期间要不要按时去接种呢?
答:
(1)关注当地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动态,和预防接种门诊医生去沟通孩子的具体情况,建议单独预约,分散接种。
(2)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在助产机构及时接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第2剂和第3剂乙肝疫苗,建议与接种单位预约后及时接种。
(3)狂犬病、破伤风用于暴露后预防的疫苗,无论是否处于疾病高发地区,均需按疫苗接种程序及时接种。
(4)如所在社区发生社区传播性疫情,可暂停除.上述4种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接种,并需注意在疫情结束后及时为儿童尽早补种。
(5)如果所在社区未发生社区传播疫情,则可根据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或疾控机构具体要求及接种单位的时间安排选择接种。
12、问:宝贝患有慢性病,一直坚持定期复查,疫情期间是否需要改期?
答:
(1)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慢性病患儿复查是否可以改期一定要遵循主治医生对患儿病情的评估,切不可擅自做主。如果医生可以通过线上形式和家长沟通,做好患儿疾病的监测、疗效的判定并保持治疗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可以减少到医院就诊的次数。但如果病情不允许,或出现变化甚至恶化,则应及时就诊。
(2)就诊时,患儿和家长均应做好防护,尤其是应全程戴好口罩、不到处乱摸、不洁净的手不触碰眼口鼻等。
(3)检查可以根据病情,可进行一些必要项目的检查,然后将检查结果通过线上途径发给主治医生,以指导接下来的治疗。
13、问:儿童疫情期间心理防护如何做?
答:
(1)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关掉疫情相关接收通道,当孩子休息或不在近前时再阅读疫情资讯或观看疫情相关视频,避免造成儿童心理恐慌。
(2)家长应与儿童一起保持作息规律,有计划、有意识地安排学习、室内锻炼、家务劳动、亲子游戏等。
(3)用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如绘画),解释孩子对疫情所不理解的问题,有助于孩子理解病毒、生病等概念。
(4)父母保持情绪稳定,及时觉察并调节自己的焦虑、恐惧,在孩子面前尽量呈现出稳定、积极且有力量的一面。鼓励孩子表达情绪,保持足够的耐心聆听,允许孩子哭泣和表达恐惧情绪,帮助他认识到害怕和恐惧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并通过绘画等方式帮助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舒缓不良情绪。
14、问:疫情防控期间,孕妈妈是否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答:
(1)应根据孕妈妈具体情况(如孕周、是否有特殊检查等))决定产检时间是否需要适当调整。孕早、中期如确定宫内孕,无阴道出血、腹痛等异常情况,也无特定检查(如系统超声排畸、唐氏筛查、糖尿病筛查等),可与产科医师协商适当延后产检时间。但对于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及28周以上妊娠晚期孕妇、妊娠过程中出现突发异常状况的孕妇,应及时电话或网络咨询妇产科医生,遵医嘱产检。
(2)产检前应提前预约,做好防护,并尽量缩短就医时间。
15、问:孕妈妈如需要到医院就医,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答:
(1)需要就医时,孕妈妈应提前预约,分时段就诊,避免集中候诊,尽量缩短就医时间。孕妈妈和陪同人在途中及医院均应全程正确佩戴口罩。
(2)到医院时应配合进行体温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如果孕妇有发热的情况,建议直接先到发热门诊就诊,遵医嘱进行下一步检查建议。
(3)孕妈妈应做好自身防护。外出就医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做好充分的个人防护,离开家后需要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如果有家属陪同,家属也要戴口罩。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湿巾,保持手卫生。
(4)孕妈妈接触医院门把手、门帘、医生白大衣等医院物品后,尽量使用手部消毒液。手消毒之前不要接触口、鼻、眼。
(5)在医院和路上,和其他人尽可能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尽量减少在医院停留的时间。
离开医院后,要尽早清洗双手。回家后,要妥善处理口罩,及时更换衣物,洗手洗脸。
16、问:疫情期间,孕妈妈发生焦虑及抑郁的风险增加,应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答:
(1)孕妈妈应合理关注疫情,从正规渠道了解疫情和相关防护知识,减少因频繁接受各种渠道信息报道带来的恐慌、担忧和焦虑。
(2)多和亲人、朋友、同事等通过电话或网络等方式沟通,倾诉内心感受,互相安慰、鼓励,获得心理支持。
(3)在科学的防护下尽量保持正常生活和工作,保证营养和运动,以维持正常情绪;还可以通过听音乐、绘画、阅读等,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
(4)处于隔离期间的孕妈妈应正视自身情况,接纳自己出现的不良情绪,并正视和接纳隔离环境。
(5)自我心理调适困难时,可利用心理干预机构的咨询热线或网络,寻求专业帮助。
17、问:孕妈妈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如何选择就诊医院?
答:
(1)如孕妈妈因发热就诊,首诊应去医院的发热门诊排查。
(2)如孕妈妈无发热,且因非产科情况就医,应就近选择能满足需求、门诊量较少的医疗机构。
(3)如因产科情况就医,除紧急情况外,尽量选择建档医院。就诊前做好预约和准备,尽可能缩短就医时间。注意做好防护,减少陪同就诊人员。
18、问:居家开空调安全吗?
答:
中央空调有可能传播疾病的可能。因此在疫情期间应停止或减少使用中央空调,必须开启时需要注意一下事项:
(1)需要同时打开排风扇。
(2)需清洗、消毒空调。即使分体式空调,也需要定期清洗。
(3)定时开启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19、问:乘电梯是否需要戴口罩?
答:
(1)厢式电梯的空气流通性差,建议乘坐时佩戴口罩。电梯楼层按钮.上可能残留飞沫和病毒,有接触感染的可能,按楼层键时,最好不要直接用手指接触,在触碰按钮后避免接触身体其他部位,出电梯后及时洗手。
(2)建议上班期间,应减少乘坐电梯的频率,上低楼层尽量走楼梯。但是在非流行地区,传播风险低,无须过度紧张,佩戴口罩、及时洗手即可。
20、问:乘高铁、飞机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
(1)进出站时一定要配合工作人员体温测量。
(2)减少进食,尽量避免脱口罩,避免双手频繁接触口、鼻、眼睛;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3)途中尽量与他人保持礼貌间距,密切留意周围旅客的健康状况。如果发现异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换座位,并主动上报工作人员。
(4)尽可能远离人群走动频繁的过道,减少在车厢或机舱内来回走动。
(5)避免使用公共饮水机,尽量自备或购买瓶装水。
(6)留意自己的航班号、高铁车次信息。注意社会公示的患者同乘交通工具信息,,如果是同乘者,需上报并居家隔离。
(7)选择乘坐路线尽量避免经过、经停疫情严重的区域。